一、大厂人才项目认知:卷上天的技术圈入场券

大厂越来越卷战略级人才项目了,这类项目我个人觉得,本质上是企业技术护城河的人才储备计划

根据我的发现,在互联网大厂的人才争夺战中,核心技术人才项目应该是已经成为战略储备:

  • 腾讯青云计划聚焦 AI 算法与云计算,侧重基础研究能力;
  • 字节筋斗云人才计划覆盖大模型应用等前沿领域,强调快速迭代创新;
  • 阿里星计划通过滚动招聘锁定多模态大模型与自动驾驶人才,注重技术落地效率;
  • 今年的京东 TGT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大模型与应用、机器学习、搜索推荐广告、空间与具身智能等,比较聚焦技术突破和有社会价值的前沿课题。

「腾讯青云计划」高门槛的技术理想主义

项目定位:升级后聚焦 AI 大模型、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,要求候选人有技术执着且能穿透技术本质。

适合人群:适合铁心走技术专家路线、能扛高压的学术派,双非学生基本没戏。

年薪范围:70-200w

招聘规模:每年约 80人

「字节筋斗云计划」创新压力下的极限挑战

课题设置:2025 年开放 42 个前沿课题,涵盖大模型应用、AI Coding 等方向,要求博士在顶会发表过论文。

适合人群:之前听过牛客社区大佬提到,项目考核还挺严苛的严苛,适合抗压能力强且追求快速产出的实战派。

年薪范围:100-150w

招聘规模:每年约 20 人

「阿里星计划」学术派的终极战场

选拔标准:仅招顶尖博士生,要求在 AI、云计算等领域有突破性成果,入职即参与达摩院核心项目。

适合人群:学术顶会、工程实践高手、技术大神,压力是比较大的,需要长期闭关搞科研。

年薪范围:120-140w

招聘规模:每年约 40 人

「京东 TGT 计划」技术与应用的实战主义

选拔标准:招聘范围本硕博,近百个课题可选择,技术专家带教,直接参与智能仓储系统优化、物流机器人路径规划等落地项目。

适合人群:薪资不设上限是今年京东 TGT 的亮点之一,与其他大厂项目侧重实验室研发不同,TGT 学员从入职起即深度参与京东核心业务场景,目前项目也在进行中,上车时机比较不错。

年薪范围:不设上限

招聘规模:今年第一年尚未明确,不过看了一下京东 TGT 有近百个课题,我觉得招聘量级应该不小

二、选择大厂人才项目的考量因素

作为学生党,选大厂项目就像选赛道,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适配与否。通过整理了牛客社区内一些大佬的帖子以及我的对大厂项目的了解,在选择大厂人才项目上可以关注的因素。

1. 项目定位与职业规划的匹配度

商业融合类(如腾讯青云):适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复合人才,需平衡技术深度与商业化落地能力

业务融合类(如京东 TGT):适合学术背景强、技术应用于业务的学生,以及关注新兴领域(如零售技术)、希望技术快速落地,需适应业务场景驱动的研发节奏。

2. 上车门槛与自身履历的匹配度

学历与成果要求:

  • 阿里星侧重顶尖学术成果(如顶会论文、专利),双非学生几乎无机会
  • 京东 TGT 对学历包容性更高,本硕博学生均可以申请

另外从招聘规模来看,普遍是低于秋招,但京东 TGT 在几个大厂项目中招聘规模最大,竞争压力会低于其他项目。

3. 资源支持与未来规划的匹配度

导师配置:

  • 腾讯青云提供 “岗位导师 + 发展导师 + 项目顾问” 三轨制,导师多为首席科学家
  • 京东 TGT 首创 “技术 + 业务 + 成长” 三导师制

薪酬方面:盘点了一下,基本上所有大厂都能给到年薪百万的水平,但今年京东 TGT 提出的薪酬不设上限还是挺值得期待一波的。


本站总访问量

本站共发表 112 篇文章 · 总计 389.5k 字
载入天数...载入时分秒...